顶点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7章 人命危且浅忽若朝露晞(第1页)

奉书多日来头一次出门,虽然兴奋不已,但想到那管家凶神恶煞的模样,却也不敢乱看乱走,只是埋头跟在后面。

余光瞥见药铺边上一个布店和一个裁缝铺邻在一起,对面开着一家卖蒸饼的摊子。

除此之外,胡同里全是汉人家宅。

那胡同只有五六步宽窄,有的人家门口堆着些乱七八糟的家什、木柴、煤块、板车,便占了半条路,她便得侧身绕过去。

出了胡同,便是一条十来步阔的小街。

那管家转身向南,奉书亦步亦趋地跟上,忽然想,这一路不知要走多远,回来时可别迷路。

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老爷,咱们去哪儿?”

那管家答道:“东城区,仁寿坊!”

说毕一回头,见奉书小小的身子被挡在箱子后面,走路摇摇晃晃的,不禁皱眉呵斥道:“给我拿稳了!

要是有一丁点儿磕磕碰碰,哼!”

那皮箱沉甸甸的,尽管奉书跟着杜浒练了将近一年的力气,此时也觉得颇为吃力。

她当然知道,要是这箱子有一点闪失,徐伯一年的生意恐怕就要白做了,心想:“不知这位生病抓药的大老爷,是什么人?”

但这话她是不敢问出口的,只得把这一疑问埋在心里,专心记路。

好在大都城虽然无边无际,城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却都是笔直走向,经纬分明,好像一个大棋盘。

不少江南城镇的街道都是弯弯曲曲的,相比之下就变成了迷宫。

奉书发现自己只要能辨出东南西北,就很难在大都城里走丢。

而辨认方向的本事,早在她做蚊子的时候,就已经能熟练运用了。

她不知道蒙古人为什么要把城市建成这般乏味的模样,也许是他们在草原上直来直去地跑惯了?城内最宽的大街有二十来步阔,但却没铺一块砖石,而是适于跑马的土路。

偶尔,衣着光鲜的蒙古贵族子弟在街上策马而过,扬起一尾烟尘。

路上的行人对此似乎司空见惯,早早就闪在了一旁,用衣袖掩住鼻孔,耐心地等那尘灰落下去。

向南行了约莫一顿饭工夫,坊间慢慢热闹了起来,大街尽头出现了一个大湖泊,湖面上厚厚地结着冰,一群半大孩童推着板凳改装成的小滑车,在冰面上滑行嬉戏。

这个湖,她和杜浒进城时便见过,知道叫做积水潭,蒙古话叫海子。

在城北开挖的引水渠,便是要以此处为终点。

沿海子的斜街上开着各种歌台酒馆,丝竹笙歌绵延一路,其中不免汉调夷腔混杂,颇不入耳。

几个小吏打扮的客人正坐在街边喝酒,看到那管家走来,笑嘻嘻地拱一拱手,跟他打招呼。

有的还问:“贵府大人福体安健?”

那管家只是简单回道:“还好,还好,多谢挂念!”

奉书心想:“这管家老爷在城里还挺出名,他家主人不知是哪个王公贵族?这么多人惦记着。”

正想着,忽然脚下一绊,险些踉跄一步,原来是几只肥鹅吱嘎乱叫,拍着翅膀蹿到了她跟前。

她连忙用脚赶开,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进了一个小市场,路东侧的摊位上,几百只鸡鸭鹅兔被栓着挤在一起,论斤售卖。

路西侧则是米面粮食铺子,兼有骆驼驮来的布匹、皮草。

牲畜和家禽混在一起,味道便不太好闻。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那手,我下针

那手,我下针

大学生依靠祖龙凤诀,一手独到推拿医术,让无数美女竞相倒贴...

我是农民我怕谁

我是农民我怕谁

中国南方,一个叫铜牛岭的小村庄,二十多户人家,建立在山脉延伸出来的土包上。四周青山翠绿,逶迤矗立中间,一条小河从群山中小小的冲积平原上流过,正在铜牛岭的面前。正是稻谷生长的季节,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把灌溉下游四个生产合作社的围堰冲垮了,红光中学全体师生被红光乡党委派到这里支援生产修补围堰。小河宽约五十米,刚刚发了洪水,河水很大。为了尽快修补好围堰,初升村党支部组织两个小队三十多个社员抢修围堰,其他的社员还有其他的农活,只能向红光中学发出邀请。红光中学有师生五十六人,其中女生十三人,老师三人。...

阴阳伏魔

阴阳伏魔

若有你,麻布素衣,吞康咽菜我也愿意若无你,锦衣玉帛,珍馐美味我也不要在世人面前,我拥有财富,权利,以及悠久的生命。可是,唯独无你。为你,我可与天争高...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医能悬壶救世人,他,就是张阳!...

至尊尸皇

至尊尸皇

尸王将臣万年之前被青帝以混沌神神器封印,以后每隔千年封印的力量将会减弱,届时各大门派将派出弟子加持封印故事就从这开始推荐葫芦新书轩辕诀,地址httpwwwzhulangcom156070indexhtml...

医妻嫁到饲养傲娇老公

医妻嫁到饲养傲娇老公

旁人大婚是进婚房,她和墨靖尧穿着婚服进的是棺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